“有湖的地方自有桥”。下渚湖,烟波浩渺,港汊纵横,晴来端庄,雨来温婉,如一清纯的大家闺秀,在绿色旅游的带动下,正款款而来,气质神韵为人所识。长久以来,特殊的湿地风貌决定了下渚湖周边村庄人们特殊的出行方式,各式古桥连接着河道两岸,与人家、与周遭的风景融为一体,形成了“小桥流水人家”的典型江南水乡景致。
与寿昌桥的相识是在一个细雨连绵的春天,那年,所工作的学校地处古防风界,学校围绕“防风文化”要出一本校本课程,作为一线语文教师,我承担了“桥之美”板块的资料整理工作。于是慕名踏上寿昌古桥,俯身拍摄、定睛细视、抬手抚摸、身临其境。第一次的亲密接触,寿昌古桥,如一饱经岁月洗礼而仍精神矍铄的老者,处在古藤翠蔓环抱之中。我撑着伞,沿着凹凼起伏的青石台阶拾级而上,好似穿越几百年,来到南宋,感受当年寿昌桥上旅人如织、络绎不绝的盛景;桥身保存完好的一个个莲花望柱雕刻精美,古朴大方,亲手抚摸,感受一份清凉的同时,一种历史的厚重感沁入心扉;望桥下,清澈的上渚河水缓缓流淌,寿昌桥的弧形拱圈倒映在水中,构成了一幅淡雅清新的水墨佳画。雨中的寿昌古桥给了我美好视觉享受的同时,也让我熟悉了“他”的模样;只可惜,不能看到古时“防风十景”之一“落霞飞虹”的景象,于是也有了与“他”的第二次相会、第三次相见……
那天,身处塘泾古街,穿梭于来往行人之中,在感受旌旗飘扬、锣鼓喧天,劈波斩浪,水花飞溅,河上竞渡,威风八面,壮观异常的场面的同时,我闲庭信步,走进了村坊。在僻静处,见绿树掩映、翠蔓缠络之下,有一块裸露出的拱形青石板。走近细瞧,原来是一座桥,如今,桥下已没了潺潺流淌的溪水,但站立在阳光下仍油光锃亮的桥身上,可以感知当年桥渡人、水流淌的怡人景象。向当地老者探询得知,此桥叫太平桥,俗名观音桥,为三孔石梁桥。如今桥下半部分已埋藏在泥土之中,虽丧失了“桥”原有的功能,但我由衷的庆幸村民们能将此保存完好。老者得意地向我说道:“塘泾的古桥可多了!太平桥、对风桥、处士桥……虽然现在交通方便了,可是塘泾人依然十分怀念用船出行的日子。”我想:小木船悠悠然穿桥而过,船上的艄公和岸上的乡亲热情地打着招呼,那种情景似在昨天,挺美。
清代戏剧家洪癉有诗赞下渚湖:“地裂防风国,天开下渚湖。三山浮水树,千港划菰芦。埏埴居人业,渔樵隐士图。烟波横小艇,一片月明孤”。关于此诗,我曾围绕“防风文化”在学校为当时的学生上过一堂诗歌赏析课,曾收集了研究下渚湖历史的专家的资料:洪癉诗的意境巧妙而准确地概括了下渚湖乡土文化的精华。在历史长河中,古防风文化演绎出了祭祀文化、古窑文化、古桥纤道文化、古寺庙文化、名人隐士文化、渔樵耕牧文化等。容我一一絮说:二都小镇防风广场的边上有建于晋元康初(公元291年)的防风庙(比灵隐寺早20多年),虽屡经圮毁,却一再修复。如今每年农历八月廿五,四里八乡的百姓都集会于此来纪念防风氏这位英雄的祖先;洪升诗中的“埏埴”就是制陶业,下渚湖一带是德清窑的主窑群,曾出土有新石器时代的带孔石刀和石锛以及手制陶器,这说明,六千多年前,这里就是我们的先民生养憩息的地方了;寿昌桥建于南宋咸淳年间(公元1265-1274年),距今已有700多年历史,是德清现有最古老的桥梁。桥的一侧仍遗留有石塘纤道遗迹;云岫寺创建于南宋淳熙八年(公元1181年),寺内还遗留有宋梅、古桂;当年奔波于封禺之间、隐居于此的名人隐士有春秋时越国大夫计然、三国时道家葛仙翁、吴越王钱、南宋和王杨存中、元代著名道士南谷子……物产文化为长期生产方式所积累,有桑蚕丝绸、渔业生产和各种土特产品。